Contents

Kubernetes教程(七)---Pod 之(2) Pod 基本概念与生命周期

本文主要讲述了 Kubernetes 中 Pod 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(lifecycle)。包括 Pod 的启动、容器探针、健康检测、恢复机制即 Pod 的终止等等。

1. Pod 基本概念

Pod 扮演的是传统部署环境里“虚拟机”的角色。所以凡是调度、网络、存储,以及安全相关的属性,基本上是 Pod 级别的。

这些属性的共同特征是,它们描述的是“机器”这个整体。

NodeSelector:是一个供用户将 Pod 与 Node 进行绑定的字段。
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...
spec:
 nodeSelector:
   disktype: ssd

NodeName:Pod具体调度到的节点。

一旦 Pod 的这个字段被赋值,Kubernetes 项目就会被认为这个 Pod 已经经过了调度,调度的结果就是赋值的节点名字。所以,这个字段一般由调度器负责设置,但用户也可以设置它来“骗过”调度器,当然这个做法一般是在测试或者调试的时候才会用到。

HostAliases:定义了 Pod 的 hosts 文件(比如 /etc/hosts)里的内容
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...
spec:
  hostAliases:
  - ip: "10.1.2.3"
    hostnames:
    - "foo.remote"
    - "bar.remote"
...

这样,这个 Pod 启动后,/etc/hosts 文件的内容将如下所示:

cat /etc/hosts
# Kubernetes-managed hosts file.
127.0.0.1 localhost
...
10.244.135.10 hostaliases-pod
10.1.2.3 foo.remote
10.1.2.3 bar.remote

最后两行就是通过 hostnames 指定的。

如果要修改hostname 一定要通过HostAliases指定

凡是跟容器的 Linux Namespace 相关的属性和Pod 中的容器要共享宿主机的 Namespace,也一定是 Pod 级别的

这个原因也很容易理解:Pod 的设计,就是要让它里面的容器尽可能多地共享 Linux Namespace,仅保留必要的隔离和限制能力。

比如下面的Pod定义:

Pod 中的容器共享 PID Namespace,而且会共享宿主机的 Network、IPC 和 PID Namespace。
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name: nginx
spec:
  # 共享PID Namespace
  shareProcessNamespace: true
  # 共享宿主机的 Network、IPC 和 PID Namespace
  hostNetwork: true
  hostIPC: true
  hostPID: true
  containers:
  - name: nginx
    image: nginx
  - name: shell
    image: busybox
    stdin: true
    tty: true

Containers

Pod 中最重要的字段当然是Containers了。

首先,是 ImagePullPolicy 字段,它定义了镜像拉取的策略,默认是 Always即每次创建 Pod 都重新拉取一次镜像。

其次,是 Lifecycle 字段,它定义的是 Container Lifecycle Hooks,在容器状态发生变化时触发一系列“钩子”。
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name: lifecycle-demo
spec:
  containers:
  - name: lifecycle-demo-container
    image: nginx
    lifecycle:
      postStart:
        exec:
          command: ["/bin/sh", "-c", "echo Hello from the postStart handler > /usr/share/message"]
      preStop:
        exec:
          command: ["/usr/sbin/nginx","-s","quit"]

postStart 容器启动后通过 echo 命令写入一段欢迎信息。

执行在 Docker 容器 ENTRYPOINT 执行之后,但不保证严格顺序,也就是说,在 postStart 启动时,ENTRYPOINT 有可能还没有结束。

preStop 容器被杀死之前(比如,收到了 SIGKILL 信号)调用 nginx 退出命令,优雅停止。

而需要明确的是,preStop 操作的执行,是同步的。所以,它会阻塞当前的容器杀死流程,直到这个 Hook 定义操作完成之后,才允许容器被杀死,这跟 postStart 不一样。

节点上的 kubelet 将等待最多宽限期(在 Pod 上指定,或从命令行传递;默认为 30 秒)以关闭容器,然后强行终止进程(使用 SIGKILL)。请注意,此宽限期包括执行 preStop 勾子的时间。

2. Pod 生命周期与阶段

1. Pod 生命周期

Pod 遵循一个预定义的生命周期,起始于 Pending 阶段,如果至少 其中有一个主要容器正常启动,则进入 Running,之后取决于 Pod 中是否有容器以 失败状态结束而进入 Succeeded 或者 Failed 阶段。

在 Pod 运行期间,kubelet 能够重启容器以处理一些失效场景。 在 Pod 内部,Kubernetes 跟踪不同容器的状态并确定使 Pod 重新变得健康所需要采取的动作。

在 Kubernetes API 中,Pod 包含规约部分和实际状态部分。 Pod 对象的状态包含了一组 Pod 状况(Conditions)。 如果应用需要的话,你也可以向其中注入自定义的就绪性信息。

Pod 在其生命周期中只会被调度一次。 一旦 Pod 被调度(分派)到某个节点,Pod 会一直在该节点运行,直到 Pod 停止或者 被终止。

2. Pod 阶段

Pod 生命周期的变化,主要体现在 Pod API 对象的 Status 部分,这是它除了 Metadata 和 Spec 之外的第三个重要字段。其中,pod.status.phase,就是 Pod 的当前状态,它有如下几种可能的情况:

  1. Pending。这个状态意味着,Pod 的 YAML 文件已经提交给了 Kubernetes,API 对象已经被创建并保存在 Etcd 当中。但是,这个 Pod 里有些容器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被顺利创建。比如,调度不成功。
  2. Running。这个状态下,Pod 已经调度成功,跟一个具体的节点绑定。它包含的容器都已经创建成功,并且至少有一个正在运行中。
  3. Succeeded。这个状态意味着,Pod 里的所有容器都正常运行完毕,并且已经退出了。这种情况在运行一次性任务时最为常见。
  4. Failed。这个状态下,Pod 里至少有一个容器以不正常的状态(非 0 的返回码)退出。这个状态的出现,意味着你得想办法 Debug 这个容器的应用,比如查看 Pod 的 Events 和日志。
  5. Unknown。这是一个异常状态,意味着 Pod 的状态不能持续地被 kubelet 汇报给 kube-apiserver,这很有可能是主从节点(Master 和 Kubelet)间的通信出现了问题。

更进一步地,Pod 对象的 Status 字段,还可以再细分出一组 Conditions。这些细分状态的值包括:PodScheduledReadyInitialized,以及 Unschedulable。它们主要用于描述造成当前 Status 的具体原因是什么。

比如,Pod 当前的 Status 是 Pending,对应的 Condition 是 Unschedulable,这就意味着它的调度出现了问题。

3. 容器探针

1. 健康检查

在 Kubernetes 中,你可以为 Pod 里的容器定义一个健康检查“探针”(Probe)。这样,kubelet 就会根据这个 Probe 的返回值决定这个容器的状态,而不是直接以容器镜像是否运行(来自 Docker 返回的信息)作为依据。

这种机制,是生产环境中保证应用健康存活的重要手段

我们一起来看一个 Kubernetes 文档中的例子:
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labels:
    test: liveness
  name: test-liveness-exec
spec:
  containers:
  - name: liveness
    image: busybox
    args:
    - /bin/sh
    - -c
    - touch /tmp/healthy; sleep 30; rm -rf /tmp/healthy; sleep 600
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exec:
        command:
        - cat
        - /tmp/healthy
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5
      periodSeconds: 5

在这个 Pod 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有趣的容器。它在启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在 /tmp 目录下创建了一个 healthy 文件,以此作为自己已经正常运行的标志。而 30 s 过后,它会把这个文件删除掉。

与此同时,我们定义了一个这样的 livenessProbe(健康检查)。它的类型是 exec,这意味着,它会在容器启动后,在容器里面执行一条我们指定的命令,比如:“cat /tmp/healthy”。这时,如果这个文件存在,这条命令的返回值就是 0,Pod 就会认为这个容器不仅已经启动,而且是健康的。这个健康检查,在容器启动 5 s 后开始执行(initialDelaySeconds: 5),每 5 s 执行一次(periodSeconds: 5)。

除了在容器中执行命令外,livenessProbe 也可以定义为发起 HTTP 或者 TCP 请求的方式,定义格式如下:

...
livenessProbe:
     httpGet:
       path: /healthz
       port: 8080
       httpHeaders:
       - name: X-Custom-Header
         value: Awesome
 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3
       periodSeconds: 3
    ...
    livenessProbe:
      tcpSocket:
        port: 8080
      initialDelaySeconds: 15
      periodSeconds: 20

所以,你的 Pod 其实可以暴露一个健康检查 URL(比如 /healthz),或者直接让健康检查去检测应用的监听端口。这两种配置方法,在 Web 服务类的应用中非常常用。

2. 恢复机制

Kubernetes 里的 Pod 恢复机制,也叫 restartPolicy。它是 Pod 的 Spec 部分的一个标准字段(pod.spec.restartPolicy),默认值是 Always,即:任何时候这个容器发生了异常,它一定会被重新创建。

但一定要强调的是,Pod 的恢复过程,永远都是发生在当前节点上,而不会跑到别的节点上去。

事实上,一旦一个 Pod 与一个节点(Node)绑定,除非这个绑定发生了变化(pod.spec.node 字段被修改),否则它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节点。

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这个宿主机宕机了,这个 Pod 也不会主动迁移到其他节点上去。

而如果你想让 Pod 出现在其他的可用节点上,就必须使用 Deployment 这样的“控制器”来管理 Pod,哪怕你只需要一个 Pod 副本。

除了 Always,它还有 OnFailure 和 Never 两种情况:

  • Always:在任何情况下,只要容器不在运行状态,就自动重启容器;
  • OnFailure: 只在容器 异常时才自动重启容器;
  • Never: 从来不重启容器。

在实际使用时,我们需要根据应用运行的特性,合理设置这三种恢复策略。

而如果你要关心这个容器退出后的上下文环境,比如容器退出后的日志、文件和目录,就需要将 restartPolicy 设置为 Never。

3. PodPreset

PodPreset 是一种 K8s API 资源,用于在创建 Pod 时注入其他运行时需要的信息,这些信息包括 secrets、volume mounts、environment variables 等。

可以看做是 Pod 模板。

首先定义一个 PodPreset 对象,把想要的字段都加进去:

---
apiVersion: settings.k8s.io/v1alpha1
kind: PodPreset
metadata:
  name: allow-database
spec:
  selector:
    matchLabels:
      role: frontend
  env:
    - name: DB_PORT
      value: "6379"
  volumeMounts:
    - mountPath: /cache
      name: cache-volume
  volumes:
    - name: cache-volume
      emptyDir: {}

通过matchLabels:role: frontend匹配到对应的Pod,然后k8s会自动把PodPreset对象里的预定义的字段添加进去,这里就是envvolumeMountsvolumes3个字段。

然后我们写一个简单的Pod
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  name: website
  labels:
    app: website
    role: frontend
spec:
  containers:
    - name: website
      image: nginx
      ports:
        - containerPort: 80

其中的 Label role: frontend和PodPreset allow-database 匹配,所以会在创建Pod之前自动把预定义字段添加进去。

需要说明的是,PodPreset 里定义的内容,只会在 Pod API 对象被创建之前追加在这个对象本身上,而不会影响任何 Pod 的控制器的定义。

4. Pod 的终止

由于 Pod 所代表的是在集群中节点上运行的进程,当不再需要这些进程时允许其体面地 终止是很重要的。一般不应武断地使用 KILL 信号终止它们,导致这些进程没有机会 完成清理操作。

具体停止过程大致如下:

  • 1)用户删除 Pod

  • 2)Pod 进入 Terminating 状态;

    • 与此同时,k8s 会从对应的 service 上移除该 Pod 对应的 endpoint
    • 与此同时,针对有 preStop hook 的容器,kubelet 会调用每个容器的 preStop hook,假如 preStop hook 的运行时间超出了 grace period(默认30秒),kubelet 会发送 SIGTERM 并再等 2 秒;
    • 与此同时,针对没有 preStop hook 的容器,kubelet 发送 SIGTERM
  • 3)grace period 超出之后,kubelet 发送 SIGKILL 干掉尚未退出的容器

kubelet 向runtime发送信号,最终runtime会将信号发送给容器中的主进程。

所以在程序中监听该信号可以实现优雅关闭。

5. 参考

https://kubernetes.io/zh/docs/concepts/workloads/pods/pod-lifecycle/

https://kubernetes.io/docs/concepts/workloads/pods/

https://kubernetes.io/zh/docs/tasks/configure-pod-container/configure-pod-initialization/

深入剖析Kubernetes